暴雨来临,如何通过智慧监测、科学调度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排水设施的功效,降低强降雨对城市的影响,减轻内涝灾害损失,增强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韧性?这一挑战性课题,正是南京市正在建设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内涝场景”项目所要实现的建设目标。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项目场景软件系统测试版本已上线,正在进行应用功能的优化完善、感知设备的安装以及数据共享交互等工作。根据南京市内涝风险排查成果,主城六区133个居民小区、32条道路将加装积水报警器、积淹点电子水尺、智能井盖监测仪、积淹区域管道超声液位计等智能设备。
12月5日下午,在秦淮区白鹭东苑小区2幢建筑下的车库入口处的路牙上,实施工程人员宋超用电钻钻出4个孔后,将黄色钢质材料的积水报警器外壳固定,另一名实施工程人员徐本松将积水报警器置入其中,并用磁力开关对报警器进行“唤醒”,随后打开手机端的“内涝监测调试助手”小程序进行数据调试,大约2分钟后,数据调试完毕,“在智慧水务数据中心,现在就能够正常的看到这个积水报警器的所有信息,包括积淹水点名称、位置、所属区划、所在道路等情况。”徐本松和记者说,该设备上岗后,积水深度达到1厘米时,后台就会自动收到相关数据。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秦淮区白鹭东苑小区2幢建筑下的车库入口与小区大门的高程差在30厘米左右。2022年“6·24”那场1小时雨强达到98毫米的大暴雨中,该车库曾发生积淹水。
在距离白鹭东苑不远的清雅苑小区1幢建筑附近的车位路牙边,宋超和徐本松搭配着进行了上述同样的操作。据悉,该小区外道路与小区最低点(积水报警器安装的地方)的高程差达到1米,“6·24”那场强降雨来袭时,这里也同样出现了积淹水。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就在这个积水报警器安装的地方的1米之外,一座雨水井边用白色油漆做了标记,“不日,实施工程人员将在这座井中加装液位仪。”南京测绘勘查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曾斐介绍,积水报警器和排水井液位仪收集的监测数据将相互“辅佐”,“当地面有水,井中液位不高,说明小区内部排水管网不畅;当地面没有积淹水,但井中高水位运行,证明小区往外排水能力不够,或有可能外面管道对小区形成了倒灌。”
据介绍,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内涝场景试点建设范围涵盖样本区、示范区。其中,样本区北至定淮门隧道、南至凤凰西街、东至秦淮河、西至夹江,面积约5.8平方公里;示范区为南京市南京市域。根据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要求,将在现状雨水管网、泵站、积水点、排口、河道等监测基础上,增设雨量、液位、流量、水质、水尺、视频等监测监控设施,以完善区域内排水防涝系统监测。
目前,主城六区首批布设点位主要基于内涝风险排查成果,将覆盖主城六区133个居民小区、32条道路。按照计划,将在这些小区内布设积水报警器,并在小区内及关联道路排水管道布设液位计;在相关道路布设管道液位计、视频监控、电子水尺、智慧井盖等设备,当监测到的积淹深度达到预警值或井盖发生异常时,实现预警,并自动推送信息或工单,告知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置。后续,还将在预选的关键点位加装雨量计、河道水位计、管道流量计、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项目团队将融合气象预报、实时降雨监测、管道液位、河道水位、泵站水闸和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实时运行工情、历史降雨和积淹点位等大数据,研发一系列实用、管用、好用的智慧监测功能,实现未雨先知,未雨绸缪,雨前雨中雨后全过程的精细化联防联排联控调度和一平台可视化指挥,该项目将在明年汛期投入试运行。
“随着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出现,从城市内涝发生概率和频率来看,包括南京在内的众多城市每年都要接受防汛排涝‘大考’,极具挑战性。”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主任金勇军表示,城市内涝场景的建设是南京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八大场景之一,其就是以内涝风险感知、排水实时监测为核心,打造“一网统管、一图统揽,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城市内涝场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数字赋能,为城市排水防涝搭建一个有效的预警预防、调度指挥、应急处置的信息化平台和应急体系,从而把内涝风险和灾害影响降到最低,为保障城市安全运作和市民生活安全提供有效支撑。